老年人看了就想报名的软文诀窍,老年大学必修课

老年人看了就想报名的软文诀窍,老年大学必修课
【文章开始】
你说,家里老人退休后,是不是总对着电视发呆,或者在你耳边念叨“没意思”?唉,看着是挺心疼的。其实啊,老年大学里可热闹了!但要让他们动心去报名,可不像年轻人报个健身房那么容易。怎么写“老年大学上课”的软文,才能真的打动他们,让他们觉得“哎,这个我可能行”?这里面,门道不小。
核心问题:为啥老人对招生广告不感冒?
你想想看。满大街的传单,说什么“丰富晚年生活”、“提升自我价值”……这些词儿吧,听着特虚!老人心里嘀咕:“都这把年纪了,还提升啥?再说,跟一帮陌生人坐一块儿,我学得会吗?别出丑了……” 所以啊,写这种软文,第一步就得把老人心里那堵墙拆了!那堵墙叫啥?叫顾虑!叫怕丢脸!叫觉得自己“没用了”。
-
顾虑一:“太难了,学不会怎么办?”
- 别光说课程高大上! 重点突出“零基础也行”!怎么写?比如教智能手机的课,别说“学习移动互联网前沿应用”,改成“包教包会!从此跟孙子视频聊天不掉线,自己挂号不求人!”
- 示范教学片段: “张大爷七十了,之前手机只会接电话,一个月下来,自己淘宝拼单省了三百块菜钱,还当起了家族群里的‘表情包大王’!”
-
顾虑二:“去了谁都不认识,多尴尬?”
- 营造“家”的感觉。 强调老伙伴交流的平台。比如:“教室像不像咱小区的凉亭?里面坐着的,可能就是隔壁楼的老李、广场舞领队的王姐。唠着嗑儿,唱着歌,新朋友自然就熟了。”
- 课堂氛围描述: “老师讲课不急不躁,一遍不懂?再来一遍!旁边老哥可能比你还懵,俩人对视一乐,得,成战友了!”
-
顾虑三:“学了有啥用?这年纪了还图个啥?”
- 戳中“刚需”和“心头好”! 说点他们实实在在在意的:健康、省事、开心、被家人“看得起”。
- “养生太极班:每天早起一趟,腿脚不僵了,血压稳稳的,老伴说你精神头都足了!”
- “烹饪课:几招家常菜秘方,小辈周末回来点着名要吃您做的,夸得您老脸都笑开花!”
- “摄影入门:公园遛弯顺手拍的荷花,发朋友圈获赞一片,儿子闺女都‘酸’:爸/妈,您这技术专业啊!”
- 戳中“刚需”和“心头好”! 说点他们实实在在在意的:健康、省事、开心、被家人“看得起”。
软文怎么写才不“假大空”?四个实用招儿
知道了痛点,怎么落到纸上?拒绝华丽词藻堆砌!像拉家常一样写。
-
主角是真人真事,别玩虚的! 与其吹学校多牛,不如讲讲“李阿姨的故事”: > “李阿姨退休前是纺织工,小学文化。刚来上手机课时,屏幕都不敢使劲点。一个月后,你猜咋着?她成了小区‘拼菜群’团长!儿子媳妇惊讶坏了:‘妈,您这组织能力,以前没发现啊!’李阿姨就一句话:‘在老年大学学点儿,感觉自己还挺中用!’” 活生生的例子,比啥口号都管用!
-
课程名称接地气,效果一目了然! 把专业术语都“翻译”成老人听得懂、想要的结果:
- “国画技法基础” → “零基础画墨竹:不出俩月,挂家里亲戚都夸雅致!”
- “声乐训练” → “广场歌友速成班:不怕跑调,敢亮嗓子就敢教!KTV给儿孙露一手!”
- “金融知识普及” → “看懂存单防忽悠!不上当,还能省下旅游钱!”(这个痛点…特别准!)
-
别光说“有趣”,说清具体怎么个开心法! 课堂细节放大:
- “手工课上,几个老姐妹边钩毛线边拉家常,笑声能把屋顶掀喽,完成的小包立马就背上了,美滋滋!”
- “诗词鉴赏不是背书!老师讲杜甫的‘艰难苦恨’,老刘一拍大腿‘哎呀,跟我当年下岗那会儿一个心情’!课堂立马成了故事会!”
-
重点突出“增值感”和“被认可”! 这是老人最深层的渴望。
- “来这儿学门手艺,回家老伴孩子对你刮目相看:‘哟,妈/爸,您这本事长进啊!’这种认可感,千金难买!”
- “在课堂里,没人觉得你退休了就没价值。教了一辈子书的陈老师,在书法班一样是受人尊敬的‘老班长’!” 身份认同很重要!
传播渠道:给谁看?在哪放?
写完了,往哪儿发是关键!发错了地方,白发。
- 核心目标读者其实是:老人自己 + 操心老人的子女/亲戚。
- 主战场:线下为主,线上为辅,精准投放!
- 线下: 社区公告栏(大字版!)、菜市场入口、公园晨练点、老年人活动中心、医院/社区服务中心等候区(特别重要!这地儿老人集中且有时有点焦虑)。
- 线上:
- 本地生活公众号/社区群: 子女看到转给老人最有效。文章要方便一键转发。
- 小区业主群/退休职工群: 群友推荐更有说服力。
- 微信朋友圈/视频号: 这个嘛…说实话,到底老年人刷朋友圈多还是抖音多?我不确定有没有最新数据支撑,可能因地区差异挺大。 也许,软文里配点真实上课的短视频片段(比如合唱、手工作品展),或者做成海报带二维码,效果比纯文字更好?可以试试水。短视频内容也得符合前面说的,场景真实有趣,标题比如:“78岁赵爷爷抖音首秀唱《鸿雁》,台下老伙伴都惊呆了!”
最后一步:别让人看完就忘!行动召唤要简单直接
软文写得再好,最后一步没做好,都白搭。让老人报名,操作必须贼简单!
-
联系方式要最省事那种!
- 特大号的咨询电话(座机/手机都行),写清楚接电话的时间(比如:周一至周五,上午9点-下午4点)。
- 地址写得巨详细! 在哪条路,附近有啥特别明显的标志(比如“就在XX超市后门斜对面”、“地铁X号口出来左转50米红房子”),最好配个简单地图示意图。
- 二维码要显眼! 能一键加微信咨询老师或者关注公众号看课程表的。
-
“占便宜”心理要用好! “报名前十名送精美保温杯一个!”、“老学员介绍新学员,两人都能减50元学费!赶紧约上老邻居一起来!” 小实惠,大动力。
- 开免费体验课!这个最实在! “担心不适合?本周六上午9点XX教室,免费体验一节太极课/手机课!名额有限,先打电话占个座儿试试!” 不用花钱就能试,去了,氛围好,老师好,同学热情,这“种草”成功率最高。不过话说回来,体验课设计也得用心,要真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和收获,不能糊弄。
写在最后:真诚是最大的套路
说到底,给老年大学写上课软文,秘诀就俩字:走心。别把自己当推销员,把自己当老人的邻居、朋友。 真正理解他们的顾虑(怕难、怕生、怕没用)、懂得他们的渴望(健康、开心、被尊重、跟上时代不掉队)、欣赏他们那份不服输的可爱劲儿。把他们真实学会一项新技能后的那种自豪感,那种“原来我也行”的快乐写出来,这最能引起共鸣。
当你写出来的文字,能让一个本来有些犹豫的老人,放下顾虑,拿起电话问一句:“喂,那个学手机的地方,现在还能报名吗?”,这篇软文,就成了!看着爸妈在课堂里重新找到生活的热乎劲儿,笑得像孩子,这种快乐,对子女来说,也是最好的安慰了吧。
【文章结束】
标题:老年人看了就想报名的软文诀窍,老年大学必修课
地址:https://wenfangge.net/news/88607.html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