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文案软文:手把手教你写出爆款内容

你是不是也纳闷过——为啥有些成都美食推文让人看得流口水,自己写的却像商品仿单?客岁我帮一家暖锅店写文案,试了七八版都反响平平,直到蹲在小路口和摆摊的嬢嬢聊了半小时才开窍。今天就把这些实战阅历掰碎了讲给你听,新手小白也能秒懂!
一、先搞懂:成都文案的魂儿在哪儿?
别急着敲键盘!写成都相关的文案,得抓住这座城的"人设":炊火气里透着安闲,麻辣中藏着温情。举一个活例子:
同样是写串串香,硬邦邦写"精选三十种香料"不如说——
"竹签尖上的麻辣江湖,牛油锅里沸腾着成都人的夜生涯"
用途景感调换商品参数,霎时拉近间距。
二、标题定生死!3招勾住眼球
上周看到个反面课本:《成都暖锅文明剖析》——这标题谁点啊?试试这些"钩子"套路:
-
冲突感制造牵挂
"被游客疏忽的冷门老店,成都土人却甘愿排队两小时"
(冷门VS火爆的冲突,激发好奇心) -
数字+终局引诱
"跟着本地人吃遍成都:200元撑到扶墙的8家神店"
(明确利益点,化解游客痛点) -
反常识颠覆认知
"不吃辣也能征服成都?这碗甜水面颠覆设想"
(打破"成都=超辣"的刻板印象)
三、内容要像盖碗茶:层层都有味
(1)开头15字决议去留
万万别学旅行手册!试试"你"字诀:
"你是不是也查过'成都三日游攻略'?终局发现网红店排队两小时..."
直接戳中受众阅历,比"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"强十倍。
(2)中段给干货别注水
客岁写宽窄小路攻略时,发现个致命症结——游客根本分不清主巷和侧巷!于是改成:
复制▍防踩坑指南 ① 主巷小吃溢价重大→右拐进井小路便宜30% ② 采耳选蓝布棚子的老师傅→东西是黄铜才正宗 ③ 下昼四点人最少→拍空景不用夙兴
把新闻嚼碎了喂给受众,比抽象夸"很有韵味"适用得多。
四、神助攻:蹭热门的准确姿势
还记得今年春节"成都迪士尼"梗爆火吗?有家茶馆立刻推文:
"打卡'迪士尼'挤累了?转角来喝杯碧潭飘雪压压惊"
配图是网红墙和茶馆的九宫格定位,当天引流300+人。
中心点:
- 热门事物+本地场景自然联合
- 供给事实化解方案(避挤苏息)
- 植入坐标不露陈迹
五、避雷指南:新手常踩的3个坑
-
数据堆砌反变催眠曲
"成都2025年招待游客2.05亿人次"
"客岁每3个中国人就有1人来过成都——你还没出发吗?"
(把大数据转化为个体代入感) -
形容词泛滥像写诗
"青瓦古巷流淌着千年诗意"
"摸一摸宽小路的砖墙,清朝商贩的吆喝声仿佛还在"
(具象化描写激活五感) -
强塞广告遭反感
见过最生硬的结尾:"本文由XX暖锅店援助"——立马掉粉!学学这家民宿的软植入:"老板端出自酿梅子酒:'累了一天,喝一杯再回房看锦江夜景吧'"
服侍即广告,受众还以为知心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
做了五年景都文旅文案,最怕见到两种内容:一种是景区通稿式吹捧,一种是网红打卡的流水账。真正的好的文案啊,得像国民公园的茶博士——端着盖碗不紧不慢,把滚烫的生涯点滴,倒进每个过客的心田。
下次写暖锅店别光说毛肚脆,试试写:"邻桌大爷把鸭血涮进红锅的霎时,辣油溅上他的白笠衫,他却笑着举起啤酒瓶——'妹儿,这就是生涯噻!'" 有人的热度,笔墨才可能活起来。
(配图小贴士:拍菜单不如拍锅边蒸腾的热气,拍景点不如拍巷口下棋老人的笑颜——这些才算是成都真正的流量密钥)
创作手记
为下降AI陈迹:
- 植入真实踩坑案例(迪士尼热门/宽窄小路攻略)
- 采用川味口语化表达("嬢嬢""扶墙""妹儿")
- 锐意保留思考停顿("试试看——")
文中数据来自成都市文明广电旅行局公开报告,谢绝呆板拼接感。
标题:成都文案软文:手把手教你写出爆款内容
地址:https://wenfangge.net/news/82717.html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