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软文发布平台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软文撰写团队,新闻推广、软文发稿咨询微信号:15975571657

打造互联网软文营销数字服务平台 WOODS BRAND IN THE INDUSTERY

文芳阁值班客服电话

15975571657
软文发布技巧 当前位置: 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这些雷区踩不得!

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这些雷区踩不得!

时间:2025-10-13 发布者:本站编辑来源:文芳阁软文发布平台 浏览:
导读: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这些雷区踩不得!【文章开始】你刷到过那种看似分享实则带货的“种草文”吗?或者读到一篇“新闻”,最后发现是某产品的软推广?对,这就是软文广告! 现在网上到处都是,但你知道吗?搞不好,是...
热点聚集

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这些雷区踩不得!

【文章开始】

你刷到过那种看似分享实则带货的“种草文”吗?或者读到一篇“新闻”,最后发现是某产品的软推广?对,这就是软文广告! 现在网上到处都是,但你知道吗?搞不好,是要挨罚的!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踩了红线会怎样?


一、啥是软文广告?为啥会被盯上?

软文广告,说白了,就是披着羊皮的狼。它不像传统广告那样直接喊“买我买我”,而是伪装成资讯、测评、用户分享,甚至新闻报道的样子,悄悄把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塞给你。为啥会被罚?核心就一点:它没告诉你这是广告! 这就违反了《广告法》里最根本的一条——广告必须可识别。不能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是内容还是广告。

  • 举个例子: 某美妆博主发了一篇“年度爱用护肤品分享”,写得情真意切,好像全是自用体验。结果呢?里面提到的几款产品,都是收了品牌方钱的推广。博主没标注“广告”或“推广”,这就踩雷了!

二、核心问题: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

好,重点来了!要是被市场监管部门(就是以前的工商局)逮着了,会怎么罚?处罚可不是闹着玩的,力度不小!

1. 谁会被罚?

  • 广告主: 就是出钱让你发软文推广的那个品牌方、公司。他们是源头,跑不掉!
  • 广告发布者: 发软文的平台、网站、公众号、博主、UP主等等。你收了钱(或者有利益关系)发布了,你就是发布者。
  • 广告经营者: 有时候中间还有个广告公司或MCN机构在策划、制作、安排发布,他们也脱不了干系。

处罚主体通常是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。 广告经营者如果参与了,也可能连带受罚。

2. 具体罚什么?

处罚依据主要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。处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• 责令停止发布广告: 这是第一步,先让你别发了!
  • 责令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: 比如,要求你在发布软文的平台上,用同样显著的位置和方式,发个声明说“这是广告,之前误导大家了”。
  • 罚款!罚款!罚款! 这是最肉疼的!
    • 对广告主: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的罚款!情节严重的(比如涉及虚假宣传、造成恶劣影响等),罚款能飙升到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,甚至更高(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明显偏低时,最高可罚一百万)!而且,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的,罚得更狠!
    • 对广告发布者: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没收你的广告费用(就是收的品牌方的钱),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!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,处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罚款!同样,两年内搞三次以上,罚得更重,还可能吊销执照、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!
  • 暂停广告发布业务、吊销营业执照、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: 这是针对情节特别恶劣,或者屡教不改的平台或机构的“大招”,相当于断了你的财路。

简单粗暴总结处罚力度:罚钱!罚很多钱!还可能让你干不下去!


3. 罚款金额到底咋算?

这里有个关键点:广告费用。很多处罚金额是广告费用的倍数。但问题来了,软文的广告费用有时候很模糊,或者双方签的是“内容合作”、“品牌推广”合同,费用包含很多项,不单纯是广告费。具体怎么清晰界定“广告费用”的范畴,说实话,我也还在摸索,实践中可能要看监管部门的具体认定。 所以,别以为合同写得模糊就能躲过去!


三、除了罚款,还有别的风险吗?

当然有!处罚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罚款:

  • 品牌形象受损: 被官方点名处罚,这可是实打实的负面新闻!消费者会觉得你这品牌不诚信,爱玩阴的。信任一旦崩塌,重建可就难了。
  • 平台信用打折: 对于发布平台(比如某个大V的号、某个资讯网站)来说,被罚意味着公信力下降。粉丝会觉得你“恰烂钱”,不再相信你的推荐。
  • 消费者维权: 如果软文里还有虚假宣传,欺骗、误导了消费者买了东西,消费者是可以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要求赔偿的!这又是一笔潜在损失。
  • 影响合作: 被处罚过的品牌或博主,以后找合作伙伴可能都困难,别人会担心风险。

所以说,处罚不只是罚钱,更是砸招牌!


四、怎么避免被罚?实用避坑指南

知道了处罚这么狠,那咱得学乖点对吧?核心原则就一条:让广告看起来像广告!

  • 必须显著标明“广告”: 这是硬性要求!位置要显眼,字体、颜色、大小要能让消费者一眼就注意到。别玩“推广”、“合作”、“特约”这些擦边球词汇,最保险的就是直接用“广告”二字。
  • 别伪装成新闻或客观信息: 新闻就是新闻,广告就是广告。别把广告写成新闻稿的样子发在资讯板块,这是大忌!
  • 内容要真实、合法: 即使是广告,也不能瞎吹牛!不能虚假宣传,不能贬低别人,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。《广告法》对广告内容本身也有一堆要求!
  • 明星、网红代言要更谨慎: 如果用明星、网红做软文推广,他们自己也得对广告真实性负责,如果出问题,他们也可能被牵连处罚。
  • 平台要负起审核责任: 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这些平台,现在都有责任审核用户发布的内容是否合规。如果平台明知是违法广告还放出来,或者接到投诉不处理,平台也要担责!

不过话说回来... 虽然规定是死的,但执行起来总有模糊地带。比如,多“显著”才算显著?用户滑得快,没看到“广告”标签算不算违规?这或许暗示了监管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。 但无论如何,明确标注是最基本的底线。


五、案例警示:那些被罚过的“前车之鉴”

光说理论可能不够劲,看看真实发生的:

  • 某知名美妆APP: 平台上大量用户笔记被认定为软文广告(用户收了品牌方好处费写好评),但未标明“广告”。结果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几十万元!平台喊冤说这是用户行为,但对不起,平台有审核管理责任!
  • 某大V博主: 在微博、微信公众号发布多篇“亲身试用”报告,大力推荐某保健品,后被查明是收费推广且未标注广告。博主被没收广告费用并处以数倍罚款,品牌方也被罚了十多万。粉丝大量脱粉,口碑暴跌。
  • 某地方新闻网站: 发布了一篇看似报道本地企业的“新闻”,实则为企业付费的广告,未做任何标识。被监管部门查处,网站被罚,企业也被罚。

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你:心存侥幸?罚单分分钟教你做人!


写在最后

软文广告本身不是洪水猛兽,它是一种营销方式。错就错在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企图蒙骗消费者。 处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搞死谁,而是为了维护一个公平、透明的市场环境,保护我们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
所以,无论是品牌方、广告公司,还是各位博主、平台运营者,长点心吧! 合规推广,明确标注“广告”,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。别为了那点流量和转化,去踩法律的红线。毕竟,罚起来是真金白银,伤不起啊!踏踏实实做内容,明明白白做广告,才是长久之计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上一篇:软文广告怎么发才有效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!

下一篇:软文广告总结分析论文:如何看穿那些伪装成文章的广告?


标题:软文广告怎么处罚?这些雷区踩不得!    
 地址:https://wenfangge.net/news/89209.html

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优质文章推荐
最近更新
加入 文芳阁软文自助发稿平台 立享体验充值赠送“免费发稿”服务! 注册账号